回民葬礼风俗和忌讳日子有哪些呢
回民把死亡叫“归真”,他们的葬礼风俗主要是土葬、薄葬、速葬。
一般早晨“归真”,中午或下午就埋葬;
晚上“归真”,次日埋葬,停尸不会超过三天。
人快去世时,家人会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让病人忏悔和反省自己。
同时,平时有矛盾的人会向病人说“色俩目”要“口唤”,消除误会。
病危时,周围要安静,除了亲骨肉和懂教规的人,其他人不能进屋。
人去世后,要停尸在通风凉爽的地方,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西,身上盖洁净白布单。
善面,就像汉族的向遗体告别,阿訇、亲朋等来向丧主表示悲痛后,会看看亡人面容,劝丧主不要太悲哀,忌向亡人行鞠躬礼,丧家妇女、小孩也不能跪在地上回礼。
当天没埋葬,还要“坐夜”,请一位懂教义的长者看守亡人,屋子要点上香烛,“坐夜”者不能睡觉,不能大声喧哗、玩赌。
备殓,回族用白色的棉布、市布等做“克番”来包裹尸体,男性的殓服有大殓、小殓和衬衣,帽子;
女性的比男性多裹胸和包头。
再就是净身,叫“着水”,一般由三人承担,用清水给亡人洗净身体。
接着把尸体装入“经匣”,抬到清真寺,由阿訇主持葬礼,阿訇念《古兰经》,亲属传递“伊斯科特”,进行“站拜”。
之后抬着“经匣”送葬,墓穴是南北向的,先挖方形直坑,再在坑底北侧凿偏窑,尸体仰卧其中,头向正北,面朝西方,用石板盖上窑洞门,然后用土覆盖,堆成长方形坟堆。
在丧葬的第三天开始做“死祭”,一直做满一百天。
第三天用糯米做“油香”祭亡人,分给亲朋;
第五天,请阿訇为亡人念经;
第七天,设小宴祭奠亡人,招待阿訇和亲朋;
第四十天,设大宴祭奠亡人,有条件的家庭会宰牛祭奠;
第一百天,设小宴祭奠亡人,请阿訇念经。
以后每年死者“忌日”都要做“死祭”,请阿訇念经和宴请亲朋,第一年的“死祭”最隆重。
每逢斋月前要上坟,斋月请阿訇为亡人念经。
回民葬礼在日子上没有特别忌讳的,他们遵循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尽快让亡人入土为安。
丧葬期间,他们忌说“死”这个字,认为死是“嘎来布”的消失和“罗罕”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
回民葬礼不宴客、不披孝、不烧纸祭奠,禁止送花圈挽联,不搞纸车纸马等纸扎纸烧,避免铺张浪费,保持清静肃穆。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