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时候的葬礼有哪些风俗

时间:2025-03-28 12:06:29人气:37

古时候葬礼的风俗可多了。

人一断气,儿子要跪在地上烧落气纸钱,女儿得用白布醮水洗死者心窝和手足,叫“抹五心”,然后给死者穿上寿衣寿鞋,裤带的棉纱根数和死者岁数一样,脚头点清油灯,身上盖红寿被,左手拿桃树枝,右手拿团饭,手巾、扇子啥的。

入殓,棺底先垫一层火灰,死者多少岁就在灰上用茶杯印多少圆圈,再铺上垫单,把尸体放上去,四周用死者生前旧衣填塞,盖上寿被,取下盖面纸,让亲属瞻仰遗容后闭棺。

报丧也有讲究,丧主一般是死者儿子,由长子领头派人向亲友报丧,报丧的人通常是儿子或侄子,还会发讣告。

同时,丧家要到城隍、五道庙或土地祠报死讯,叫报庙,还要在门框或门楣上挂白布,贴上挽联,挂上白灯笼,垂下门帘,这叫挂孝帘,好让旁人知道家里办丧事。

赐杖成服,族长或法师按长幼给丧家子孙赐麻衣、麻帽、芒鞋、孝杖。

古代丧服按亲疏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叫“五服”,用不同粗细麻布做,就是常说的“披麻戴孝”。

守灵时,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着。

灵堂一般设在进门客厅,用被面或白布做底,中间贴“奠”字,前面放供桌,摆遗像、香烛和供品,供品一般是苹果、香蕉、蛋糕等,个数得是奇数,供桌前下方放跪垫、火盆,吊唁用,花篮放灵堂两侧。

出殡那天,一般是八个杠夫分两班抬棺材,叫“八仙抬柩”。

孝子孝妇绕棺一周,主丧孝子把灵前烧纸用的瓦盆摔碎,这叫摔丧,叫摔盆,盆摔得越碎越好,据说这盆是死者的锅,碎了方便死者带到阴间。

瓦盆一摔,杠夫就起灵,摔盆者扛起引幡或牵引灵车,正式出殡。

到了墓地,灵柩下葬,家属按男东女西肃立默哀,各种随葬品放棺木旁,用棺衣覆盖,然后填土成坟。

安葬后,孝子孝孙得绕道回家,进门前要跨火洗手,回家还要吃茶干、云片糕、白糖水、豆腐宴之类的。

还有些地方有伴灵、跳丧、打丧歌等风俗。

伴灵就是亲族乡邻来吊丧,晚上也不走,道士还会作道场,在柩旁击鼓。

跳丧是老人去世,不管男女、名望,大家都按俗规,携酒提豚来帮忙。

打丧歌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晚上孝男孝女在灵堂摆桌,歌师们围坐边饮边唱。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