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古代的葬礼是怎样的

时间:2025-03-28 09:24:34人气:29

中国古代葬礼挺复杂的。

人快死或刚死时,家人得先去请专门帮忙料理红白事的茶师傅。

茶师傅来了先给死者“换装裹”,就是擦身体、绞脸、梳头或剃头,再换上寿衣。

寿衣讲究生前做,一般过50岁准备布料,70岁就可以做了。

寿衣都是棉的,穿单数,三件、五件这样。

不能有扣子,得用小布带,不能在寿衣上打结,怕有不好的寓意。

换好装裹后,要请画师给死者画像,杠房人抬来灵床,把死者安置在上面停灵。

死者头要对着屋门,头前设供桌,点焖灯,摆水果、五谷、点心这些供品,一碗“倒头饭”,放双筷子。

桌前地上放个烧纸瓦盆,合家举哀焚纸,门外还要烧纸糊的轿子,叫“烧倒头轿”,让死者灵魂乘轿上西天。

这时候,家里带玻璃镜子的物品都得用布盖上,移到别的屋子,窗户纸也要捅个洞,说是让死者灵魂去望乡台。

有的人家还讲究老人要在灵床上咽气,别在床上,不然“背着炕走”,对死者和生者都不好。

停尸时不能让猫靠近,怕“炸尸”。

死者咽气后先不哭,等举行“叫道”仪式,由长子拿饭勺敲停灵屋子的门框,边敲边喊“爸爸(或妈妈)西天大道啊!走西天大道啊!”喊完把饭勺扔上屋顶,然后才能举丧哀哭。

报丧。

死者要是移民,家人得派人带着供品、黄钱到土地庙或城隍庙“报庙”,给土地爷、城隍爷烧香、送浆水,就像给死者在阴曹上户口。

然后要在宅院门口贴“门报儿”,旁边贴“铭旌”,还得悬挂“楮钱纸”,立“幡杆”。

孝子要拿着报丧帖子到亲友家报丧。

“门报儿”上写“恕报不周”或“恕不遍讣”,“铭旌”写死者姓名、字、号、官职和生卒年月日。

“楮钱纸”是白纸剪扎的纸钱,男的女的剪法不一样,根据死者年龄来,成殓完就得烧掉。

再往后是入殓,把死者放进棺材。

棺材里会放些陪葬品,生前喜欢的东西,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之后是吊祭,亲友来灵堂悼念死者,给死者上香、烧纸、磕头。

家人要守灵,在灵堂陪着死者,直到出殡。

出殡的日子是找阴阳生选的,出殡时,棺材由杠夫抬着,队伍前面有打幡的、撒纸钱的,吹鼓手。

送葬的人跟着棺材去墓地。

到了墓地,把棺材下葬,再把坟堆好。

安葬完后,送葬的人要回灵,回到家里还有一些仪式。

有的人家还会请和尚或道士来超度,希望死者能早日投胎转世。

最后是升龛,把死者的牌位放到祠堂或家里供奉祖先的地方,让死者享受后人的供奉。

不同地方、不同朝代、不同家境的葬礼会有些不一样,但大致的流程和讲究就是这样。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