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西葬礼风俗二葬三葬是什么

时间:2025-03-27 11:51:00人气:56

在广西一些地方,有二葬、三葬的葬礼风俗。

人去世后,第一次葬是把遗体放在木制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或“新墓”。

这时候,人们觉得死者还像“睡”着一样,灵魂没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投胎转世,在家堂上会另设灵位,祭祖时他没有份,要在灵位单独祭祀。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都行,不太讲究“风水”,还是会请“地理师”定“坟向”和下葬时辰。

以前个别“富贵”的人,为显身份,一次葬很隆重,墓地建得堂皇,不做二次葬,叫“大葬”,但民众不太看重这种葬式。

第一次葬三年后,等腐尸“化净”,就会进行第二次葬。

先选好时辰,“五服”内直系亲人都到场,烧香祭拜后掘土、开棺。

开棺要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然后围成一圈,把遗骨逐一取出,擦干净。

要是遗骨潮湿,就用炭火烘干。

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把骨头安放到陶罐,就是壮话叫的“金罐”或“金钟”里,让遗骨取“坐”着的姿势,是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子孙,祭拜时就像和后人“见面”一样。

之后选好时辰,在事先挖好的圆筒形井穴放入“金坛”,盖上圆形石板,堆土成墓,再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就结束了。

二次葬的墓地很讲究“风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把“金坛”寄葬在临时选的地点,一般是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能容“金坛”的拱门形洞,“金坛”放好后,通常敞开着,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

二次葬后一到三年间,还会“探金”一两次。

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看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

干爽、金黄色的就好,泡水、灰黑色的就不好,不好不坏的(遗骨不泡水但潮湿、颜色灰白),就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根据情况决定墓地取舍。

“探金”后遗骨情况不好,就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这就出现三次葬了。

要是“定葬”后,那这个墓就是“祖墓”了,一般就不再迁动了。

这种习俗在广西来宾一带比较常见,当地村民觉得,逝者灵魂不应总在一个地方,随着时间和家族变迁,重新选安葬地点是子孙对先人的尊重。

这习俗不仅是形式,更是对亲人的怀念,是敬重生命、延续文化的象征。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