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农村葬礼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5-03-25 19:41:12人气:37

在江西农村,葬礼有不少传统风俗呢。

老人快不行的时候,子孙得守在床前听临终嘱咐,这叫“送终”。

要是60岁以上去世,就叫“老了人”,办的丧事叫“白喜事”。

人一死,同族邻里就会来帮忙,派人去亲戚家“报丧”。

接着要给死者洗抹身体,穿上寿衣、寿鞋,这是“妆死”。

然后在厅堂摆好棺木,棺底垫石灰、草纸,把死者抬进棺里,嘴里放粒珠子叫“衔口珠”,头部垫石灰包当“寿枕”,脚部放个火笼筐,再放点“万年米”等随葬品,盖上直系亲属送的寿被,最后放上棺盖,留一点空隙,这就是“入殓”。

入殓完,“礼房”开始主事,安排各种事务,请来“地仙”“八仙”“吹仙”。

棺前设灵桌,点油灯或素烛,摆香案,放整鸡、猪尾巴、酒饭、水果等祭品,桌前铺晒垫蓑衣供人跪拜。

孝子、孙白天哭,晚上守在棺旁,这是“守灵”。

守灵天数不一样,大户人家请“七僧八道”超度亡魂,叫“打醮”,天数从三到四十九天不等。

亲友知道报丧后,会带挽幛、钱纸、素烛、鞭炮等来祭奠。

出嫁的女子听到长辈去世,远处的得赶紧回娘家,边走边哭,叫“哭丧”。

嫡系亲人披麻戴孝,一般亲人只戴孝。

吊客进门,吹打乐器响起来,哭声也跟着此起彼伏。

祭吊时,要拈香烧纸,行三跪九叩礼,孝子、孙在旁边回礼答谢。

“地仙”会用罗盘选好“风水宝地”,“八仙”就去挖墓穴。

要是到了吉日,就准备“出殡”。

出殡那天,先吃早餐,叫“吃大块”。

然后全体亲友都得来,死者亲属先依次拈香化钱叩拜。

“八仙”抬起棺盖,让亲属见死者最后一面,摆正尸体,盖严棺盖,用锤子把“定子”敲入棺盖和棺体接榫处,再嵌入五色彩布,这是“封殓”。

之后,“八仙”把棺木抬出厅堂到“禾场”,叫“出局”,再把龙杠捆在棺木上,棺上盖红纸,放只雄鸡。

棺前列仪仗队,一个孝子捧写有死者姓名的木牌或遗像在最前面,后面是抬挽联、挽幛的,“八仙”和棺木,孝子手持“哭丧棒”扶灵柩走,最后是乐队和送葬人群。

一路上要抛散纸钱当“买路钱”,有钱人家还会设路祭。

到了墓地,一般送葬人就回去了,死者子女舍不得,有的还会钻进墓穴。

下葬后,死者亲属“一七”内每天要给死者送“火神”,还要送吃的祭奠,家里吃饭也会留一席给死者灵魂。

在守孝期间,子女有很多讲究,不能穿华丽衣服,不出远门,不办婚嫁喜事,男人49天后才能理发,不参与社交事务。

第一年春节,堂中设“灵屋”,亲友带着祭品来祭奠,叫“烧新香”或“做新节”,春联用绿纸写,不接“龙灯”,不贴年画,端午节不包粽子。

现在,很多葬礼习俗都简化了,一些旧风俗也慢慢在改变呢。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