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形式的葬礼是什么样的
佛教葬礼有一套比较固定的流程和讲究。
人去世后,家属得赶紧通知寺庙,僧团,然后开始守灵。
遗体要放在棺木里,旁边摆上鲜花、香炉和佛像,方便家属和亲友来祭拜。
遗体冷透了才能入殓。
要是寺院僧人圆寂,一般停尸一天不动,大家轮流助念,24小时后才入殓。
入殓前得先用热毛巾敷关节,让筋骨活络,再给逝者换衣服。
要是逝者眼睛没闭上,等全身冷透了,用热毛巾敷双眼,几分钟就能合上。
入殓不能太铺张,给逝者穿干净的旧衣服就行,新衣服可以布施给别人,这样能给逝者增福。
殓完就装龛,入棺,现在一般是送冰柜停灵。
停灵期间要设灵堂,挂逝者遗像,在佛像前供往生牌位。
灵桌上铺黄布,摆上鲜花、灯烛、茶果,每天都得换。
早上和中午供饭菜,注意不能有荤腥,要符合过午不食的规矩,晚上就不供了。
还可以请僧人、道友在灵堂念佛诵经。
寺院的丧仪一般比较简单,不设孝堂,不挂挽联,不披麻带孝,不四处发讣告,就照常念佛回向。
出殡仪式不能铺张。
起灵的时候,弟子或子女要是想报师恩、父母恩,就给师父或父母抬龛,抬棺上灵车。
要是人多,就一个人捧遗像,其他人抬棺;
要是就一个人,那就捧遗像跟着灵车走。
僧众,亲友会一起送到葬所。
出家僧人大多火葬,寺院一般有化身窑。
火化后,普通僧人的灵骨放在普同塔,方丈或高僧的灵骨可以单独起塔供奉。
收灵骨的时候要仔细找找,要是有舍利,就取出来供养。
禅宗还有特殊的葬法,亡僧是住持,会有主丧者主持入龛、移龛等九项佛事。
遗物也有讲究,比丘僧尼的遗物是十方僧物,不能私自拿,得按规矩讨论后再处理。
亲属可以拿一部分遗物斋僧、放生、作佛事,给逝者追福。
在逝者去世后的七七四十九天内,罪福还没定,这时候可以在塔寺烧香、燃灯,逢七就做斋饭追荐,请法师诵经礼忏,放生消障,这叫“斋七”。
以后逢年节、周年也能追荐。
佛教葬礼每个环节都有意义,就是想帮逝者安详地过渡到下一个生命阶段,能给家属一些精神慰藉。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