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出殡摔盆子的习俗里,一般是要求一次摔碎的,越碎越好,寓意“岁岁平安”,代表着逝者对后人的护佑和祝福。按传统来说,盆子一次没摔碎,是不能再摔第二次的,得让抬棺的杠夫用脚踩碎。
点击了解 >
出殡摔盆一般是一次就好,要摔得越碎越好,寓意“岁岁(碎碎)平安”。不小心摔了两次,这在传统习俗里是不太好的,被认为不吉利。也别太慌张,一般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再继续摔了,而是让后面抬棺的人,送殡的人用脚把盆踩碎,以此来弥补。
点击了解 >
出殡摔盆有不少忌讳呢。摔盆的人得是特定的。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来摔,长子不在,就由长孙来;要是没有长子和长孙,那就轮到次子;再没有的话,就按其他儿子的长幼顺序来。要是家里没儿子,就找同姓亲族里血缘最近的堂侄子,得是未婚的,已婚就得让未婚的堂侄来摔。
点击了解 >
葬礼摔盆一般不是舅家人送,而是由死者的直系亲属来完成,长子、长孙这些。没有儿子,会让女儿,外孙来摔,要是没有直系亲属,会找同姓亲族中血缘近的堂侄子。主要是直系亲属摔盆,有几个说法。
点击了解 >
农村葬礼摔盆的讲究可不少呢。先说这盆吧,通常得是陶土烧制的瓦盆,直径大概四寸,深一寸多,中间有个圆孔,质地比较脆,容易摔碎。盆上还得钻孔,孔洞越多越好,一般是长子先在中间钻个最大的孔,然后其他子女、孙子辈再绕着打小孔,打孔得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
点击了解 >
农村丧事摔盆用的瓦片可有不少讲究呢。这瓦片一般得是瓦盆,它也叫“吉祥盆”“阴阳盆”“老盆”啥的,直径大概4寸左右,深1寸多,正中间有个圆孔,是瓦质的。为啥用这种盆呢?据说阴间有个王妈妈,会强迫死者喝迷魂汤,有眼儿的瓦盆能把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就可以避免死者误饮。
点击了解 >
丧葬摔盆时,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像“死”这个字就不能提,亲人去世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说“死”字会让人更难过,被认为不尊重逝者,一般用“走了”“离开了”这样的词来代替。
点击了解 >
在农村丧事摔盆的习俗里,一般没有“拾盆”这种普遍说法。有些地方会有捡回摔盆碎片的做法。就像有的地方觉得,捡回摔碎的盆碴能镇宅,有“捡片盆碴,三年不招邪”的说法。
点击了解 >
在农村葬礼上,过去传统的摔盆习俗一般是由男性来完成的。通常是逝者的长子,长子不在,就由长孙来摔盆。要是没有长子和长孙,会从家族里的其他男性后代中按长幼顺序选,次子、侄子等。
点击了解 >
按传统习俗,白事摔盆一般轮不到姨家老表。摔盆通常是逝者的长子来承担,长子不在,就由长孙来做,要是没有长子和长孙,次子也可以,再往后就是其他儿子按长幼顺序来。逝者没有儿子,那就由同姓亲族中血缘最近的堂侄子来摔盆,有的地方要求堂侄子得是未婚的,已婚的话就由未婚的亲族堂侄按长幼轮序来,这是摔盆者按旧例可以继承死者的大部分家产,要尽“孝子”的义务。
点击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