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丧葬的文化常识有哪些
那我就跟你说说丧葬的文化常识哈。
人快不行的时候,亲属得给穿上内外新衣,这叫“寿衣”。
在北方汉族,贴身穿白衬衣衬裤,再穿黑棉衣棉裤,套黑长袍,衣服不能有扣子,得用带子系紧,寓意后继有人。
头上戴挽边黑帽,顶上有红布疙瘩,驱煞气。
男的穿黑布鞋,女的穿蓝布鞋。
寿衣得是传统式样,老人觉得死后要见老祖宗,得穿对衣服。
给死者沐浴更衣也有讲究,水一般是买来的,叫“买水”,用的钱是阴钱,纸钱之类的。
给死者沐浴一是表孝敬,二是让死者干干净净到阴间,被祖先收容。
沐浴更衣后,要把尸体移到灵床上,有的地方会用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把公鸡杀死,这叫“引魂”。
死者嘴里要放枚铜钱,叫“含口钱”,有的地方还流行给死人烧纸锭、锡箔,叫“烧落地纸”。
还有饭含仪式,往死者口中放米贝、玉贝和米饭,不让死者到阴间挨饿。
停柩一段时间后要报丧。
不同地方报丧方式不一样,广西响三次火炮报丧,叫“报丧炮”。
有的地方用白纸扎旗立在门前当信号。
东北是在门外挂纸条,一岁一条,再加两条表示天地,男左女右。
广东报丧人来去要快,不进大门,在门外喊,报完讨口水漱口驱邪。
江浙一带报丧人带伞,伞头朝上柄朝下放在门外表示凶信,主人请报丧人吃点心,问入殓日期,然后把报丧人用过的碗扔门外驱邪。
接下来是吊唁。
要布置灵堂,灵前放桌子,挂白桌椅,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这长明灯不能灭,据说代表死者灵魂。
尸体和灵柩不能停在光天化日下,怕冲犯神灵,要搭灵棚。
吊唁时,吊唁者带赠送死者的衣被,上面别着写有“某某致”的纸条。
浙江一带丧家在大门口设“报丧鼓”,吊唁人进门击鼓,亲属嚎哭迎接。
有的地方灵案上放铜磬,隔一会儿敲一下,说铜磬响一声,黄泉路光亮一闪,给死者灵魂照明。
还有“做七”的习俗,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结束。
这主要受佛教和道教影响,佛教认为人死后灵魂要等转生机缘成熟,道家认为超度亡灵要在“七魄”没散尽前。
不同民族丧葬习俗也不同。
像云南怒族用吹“竹号”报丧,竹号数目根据死者年龄、身份定。
景颇族、拉祜族、黎族、滇南瑶族等少数民族用放枪报丧,女性死者敲锣。
蒙古族有树葬、土葬、火葬等方式,现在多用立式或卧式棺材土葬。
这些就是一些常见的丧葬文化常识啦。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