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统丧葬文化和现代对比

时间:2025-03-19 16:21:57人气:34

传统丧葬文化和现代丧葬文化有着诸多不同。

先说传统丧葬文化,它特别讲究寿终正寝。

当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得赶紧给他穿戴好内外新衣,要是没穿,就觉得亲人“光着身子走了”,心里满是遗憾和内疚。

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还要把病人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这叫“挺丧” ,大家守着他度过最后的时刻。

在北方汉族习俗里,死者贴身穿白色衬衣衬裤,外面套黑色棉衣棉裤,最外头再罩一件黑色长袍。

整套衣服不能有扣子,得用带子系紧,寓意“带子”,就是后继有人。

死者头上戴挽边的黑色帽,帽顶缝个红布疙瘩,说是能驱除煞气,对子孙吉祥。

男性死者脚上穿黑布鞋,女性穿蓝布鞋。

寿衣得是传统式样,按传统观念,人死了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穿错衣服老祖宗认不出,就不让认祖归宗了。

亲属还得给死者沐浴,这水一般是买来的,俗称“买水” ,这是把“阳水”变成“阴水”的转换仪式,用的钱是阴钱,烧香、化纸这些纸钱,在阴间才有价值,给死者沐浴是为了洗去生前罪恶,让死者干干净净到阴间,被祖先收容。

沐浴更衣后,马上把尸体移到灵床上,还得举行些仪式,山东临沂那边,用白布从梁上搭过来,拿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再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一圈,然后杀了公鸡,这叫“引魂” 。

报丧也是传统丧葬里很重要的环节。

停柩一段时间,诸事准备好,就选日子报丧。

不同地方报丧方式不一样,广西有些地区响三次火炮报丧,叫“报丧炮”,然后派人告诉亲友;

有的地区用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当报丧信号;

还有地方报丧的人到亲友家门不能直接进去,得等人家拿铲子火灰撒在门外才进门,说是为了辟邪。

旧时北京报丧用的讣闻,一般只写亡人生前官衔、品级,不写履历和生平事迹 。

少数民族报丧习俗也很有特色,云南怒族用吹“竹号”报丧,竹号数目根据死者年龄、身份不同;

景颇族、拉祜族、黎族、滇南瑶族等少数民族用放枪报丧,死者是女性就敲锣 。

再看看现代丧葬文化。

现在很多地方推行火葬,这和传统土葬有很大区别。

传统土葬讲究风水,选墓地很有讲究,要找个“风水宝地”,认为这对子孙后代有影响。

而火葬更注重环保和节约土地资源。

现代丧葬的仪式也简化了很多。

以前传统丧葬仪式繁琐,从停尸、报丧、吊唁到下葬,每个环节都有很多规矩。

现在也有吊唁环节,但像守灵时间就没以前那么长,一些过于复杂的仪式也逐渐被简化,取消了。

现在很多人会选择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向死者告别,追思逝者生平。

现代丧葬在观念上也有变化,以前人们对丧葬有很多迷信说法,现在更多人把它看作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少了些迷信色彩 。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请读者仅供参考。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微信客服 拨打电话

95154
7*24小时
全国殡葬服务专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