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办丧事是什么样的风俗
在江苏,办丧事有不少传统风俗呢。
老人病危时,亲人要守在身边送终,觉得这样才尽了孝心。
人一断气,得赶紧撤掉床上帐子,怕像天罗地网困住死者。
接着要给死者理发、洗手脚、擦身,换上寿衣,寿衣得是“五领三腰”,就是五件上衣三件裤子,衣服裤子鞋子都不能有纽扣和打结,免得谐音不好。
还要用绳穿7枚龙眼悬在死者手腕,说是能防恶狗。
然后把死者移到堂屋设灵堂,头朝南脚朝北,嘴里含银钱或铜钱、米谷,头前放碗夹生饭叫“倒头饭”,脚后点盏素油灯叫“长明灯”,还要烧纸扎轿马送死者上路。
丧家要报丧,以前一般是长子去,现在也有发讣告的。
亲友接到讣告就来吊唁,带衣被、孝幔、挽联,财礼。
死者家属得穿丧服在灵堂哭灵,跪拜答谢吊唁者。
入殓的时候,长亲主持,阴阳先生指挥,先在棺内铺纸钱和衾褥,把死者平稳放入,身周填上黄土、石炭屑这些东西,头下放鸡鸣枕,有的还让死者嘴含玉、手握玉,放些死者喜欢的器物。
亲友绕棺告别后就盖棺封钉。
死后三日或五日全家要“成服”,换上孝服。
之后七日一祭,叫“作七”,“头七”“五七”“终七”比较讲究。
富家会请僧道诵经求福。
还要择日给死者立牌位,写好头衔姓名,“主”字上面一点空着,请有地位的人用朱砂来点,叫“点主”,没钱的就自己点。
出殡时,孝子捧哭丧棒在前面,鼓乐导引,纸扎开路。
沿途要撒纸钱当“买路钱”。
到了墓地,孝子先下坟坑烧纸钱“暖炕”,棺柩入穴后亲人先填土,再垒成馒头型坟堆,有的还垒坟帽。
出殡队伍回家不能走原路,到家门口要用草把点火,让亲友跨火而入,回家要吃糖茶,有的还设宴,亲友走时要带云片糕,要是死者高寿,还会送“寿碗”和红头绳。
坟成后三日后要去“复山”“圆坟”。
以后百日有“小祥”,二周年有“大祥”,每年清明节、七月半鬼节、冬至和除夕都要祭奠。
现在呢,提倡火葬,很多旧风俗也在慢慢改变,有些地方还是会保留一些传统的元素。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