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入殓有什么讲究和忌讳吗
人死后入殓有不少讲究和忌讳呢。
就说时间吧,各地不太一样,有的3天入殓,有的7天,有死后当天就入殓的。
像浙江有些地方,入殓忌双日,得是单日。
入殓前要给死者清洁身体,用温水和毛巾轻轻擦,清除污垢和分泌物,然后穿上寿衣。
寿衣一般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不同地方款式、颜色也有讲究。
给逝者整理仪容也很重要,要梳理头发,闭合双眼和嘴巴,要是有需要还会简单化个妆,让逝者看起来安详自然。
入殓时,遗体通常是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旁边会放些随葬品,逝者生前喜欢的东西、金银首饰、纸钱之类的。
有些地方忌讳死者身上带金属制品,铁制的,觉得不吉利。
棺内一般会铺谷草,死者脸上要盖遮面纸,意思是人归阴间了,不应再见天日。
安放遗体进棺木也有讲究,有的地方是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其他儿子抱腰,再由亲友或抬棺人员帮忙,用绸巾兜住死者的腰,先把脚放入棺内,然后慢慢平放遗体。
放好后,要在遗体周围放些棉花、卫生纸固定位置,再依次叠盖亲友送的“重被”,最后一条是孝子、孝孙送的“子孙被”。
盖棺也有仪式,用四颗铁制的“寿钉”,死者是男性,三根钉左二右一;
是女性,三根钉右二左一,一根桃形的“主钉”按男左女右楔入棺盖前一侧。
盖棺时,生肖犯冲的族人、亲戚要避开,不然对丧家不利。
钉“寿钉”时,孝子要喊“躲钉”,有的地方还会把孝子、孝妇的头发缠在寿钉尖上,剪一小撮用黄纸包好穿在寿钉上。
入殓前后还有一些相关的仪式。
有的地方会在入殓前由上一辈族亲陪长子去“买水”,投钱到水中,用瓶装水回来供奉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入殓后,会设“倒头饭”“引魂灯”“丧盆”等,供吊丧者磕头用。
这些讲究和忌讳大多是传统习俗,不同地方会有差别,但都是为了让逝者走得安心,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