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了办后事的流程客家人
客家人办老人后事有不少讲究呢。
老人病危时,子孙要守在床前送终,临终得拆掉眠床上的“天星架”和“蚊帐”,让灵魂能飞出去。
然后把四块眠床板拿到厅厦搭个铺位放遗体,男左女右。
接着要给亡者抹身,由媳妇、妻子,女儿去河里或井里买水,买水得往水里丢钱,反手用碗舀水,一次舀多少都不能再舀第二次。
水买回来给亡者象征性抹身,再穿上寿衣、寿鞋、寿帽,抬到厅堂铺位上。
遗体放好后,主家可以烧“路票”纸钱。
同时,要做几件事,找理事礼生,买棺木,拣治丧日课,妇女去世,得马上派人通知娘家,这叫“报生”。
理事人来了,孝主按自己能力把钱给他们,让他们操办丧事。
日课师会根据死者情况定安灵、小殓、大殓、起坛做佛事、出柩、还山等的日子,还会说大、小殓和出殡时哪些生肖的人不能看,不能近前。
派人去亲戚家“报生”后,亲戚会来“探青”,女亡者娘家探青的人要在入殓前来看遗容,验证是否正常死亡。
娘家没来探青,不能入殓。
娘家探青时,族内会哭丧的女人到孝堂门前一路哭着进门,孝主全家得在大门外跪哭迎接。
买的棺木要用桐油石灰把缝隙粘合好。
小殓时把遗体用“扛巾布”抬进棺木,男左女右放上堂,棺盖用两块柴片架着,亲人能看遗容,用手蘸黄酒在死者口中抹一下,再响锣加棺盖,钉上四枚大铁钉,要是日子不好就不响锣,叫“偷殓”。
之后准备“灵屋”、铭旌。
佛事起坛前送“讣帖”给亲戚,送帖人不把帖送进屋内,放在大门外,男死放左边,女死放右边。
亲戚收到讣帖准备祭品、横彩去奔丧。
女人死,妹家奔丧人多,孝家子孙要到大门外响锣跪接。
起坛做佛事,请和尚或斋姑超度亡灵。
佛事做完按吉时行祭礼,“请谥”“成服”等。
“请谥”是对亡者一生为人用二字或四字评价,男人请族中长辈,女人请娘家长辈题写。
“成服”前把孝服、孝杖放大门上用大筐装好,礼生引孝子进行三告,孝子堂上有父或母健在,还要“奉服”。
祭礼完毕就出殡送葬。
出殡时把灵柩抬出大门,和尚或斋姑引魂出门,放鞭炮,鸣锣击鼓,挽联撕掉。
棺木在大门口放凳子上,僧人绕棺念佛经,媳妇等拿镰刀割棺木角的木屑。
然后丧家和送葬者等在棺木前拍照留念。
送葬队伍有顺序,放炮撒路纸的先走,头锣、灯笼、彩旗、铭旌、锣鼓、灵柩,后面是孝子、孝女孝孙等亲戚亲友。
送葬队伍到三叉路口举行路祭,灵柩放板凳上,和尚绕棺念经文。
路祭完,亲友和做媳妇不能送到山上的人就可以回去了。
安葬后还有“做七”,从死亡之日起,每逢七日,丧属到坟前哭奠,四十九日“满七”,在坟前烧化冥镪及纸扎冥具。
有些地方安葬后八至十年,还会挖出遗骨,放特制陶器内重葬,再筑永久性坟墓,这叫“二次葬”。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