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葬俗中合葬是指什么
古代葬俗里的合葬,通常就是指夫妻死后葬在一起。
这种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追溯到原始社会呢。
一开始合葬有同性合葬和异性合葬之分。
同性合葬就是男性葬一起,女性另葬一处,原始社会山顶洞人的墓葬好像就有这种情况,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安半坡墓葬,同性合葬就很常见了,但那时还没有异性合葬。
当时人们是以氏族为单位生活的,不像后来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
异性合葬,专门指夫妻合葬,大概是在春秋时期开始兴起的。
这反映了妇女地位有了一些变化,从那以后,夫妻合葬的习俗就慢慢流行起来,同性别合葬就不再有了。
合葬还分异穴合葬和同穴合葬。
异穴合葬也叫同茔异穴,夫妻分别在两个紧挨着的墓穴里,这在汉代比较常见。
有的是夫妻在同一墓地,但墓穴和封土各自独立;
有的是夫妻葬在同一封土下,但不同穴,墓与墓之间有间隔,有的不相通,有的有间隔但相通。
同穴合葬就是夫妻葬在同一个墓穴里。
在帝王陵墓制度中,合葬一般是指帝后同葬。
像《礼记》里就有记载相关内容,考古发现也显示,先秦至两汉时期合葬方式逐渐从异穴向同穴转变。
不同地方礼俗有差异,文献里提到孔子合葬父母的事,能看出当时合葬的一些讲究。
除了夫妻合葬,在家族墓葬里,有时候也会有合葬的情况,晚辈葬在长辈陵墓内或附近,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合葬形式,它体现了家族的等级秩序和宗法制度。
到了清朝,合葬现象很常见,顺治的董鄂妃,死后合葬孝陵。
雍正把康熙的敏妃追封为皇贵妃,葬在康熙帝景陵,还开创了嫔妃丛葬帝陵的先例呢。
民间也有合葬习俗,有的地方还有“二次葬”的合葬形式,就是把死者尸骨进行两次或以上埋葬,在南方一些地区比较流行。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