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殡葬风俗有哪些地方
在江阴,人去世后有不少传统风俗呢。
老人临危时会从卧室转移到厅堂,男左女右,这叫“出厅”,亲属要日夜陪伴。
断气后,双眼盖铜钱,嘴里放茶叶,脸上遮白纸,家人就开始嚎哭。
入殓,江阴人叫“落柴”,长子抱头,其他子女抱腰、膝、脚,亲人帮忙把遗体放入棺材。
入殓后,要把死者生前睡过的草席、棉垫或日常用品在屋外路旁烧掉,这叫“出坊”。
出葬一般选在海水涨潮时,抬棺的通常是八个人,要选生过男孩且生肖不冲的亲人。
出葬时长女坐轿子抱遗像,回龙时换长孙。
到了墓地“落土”时,一家人及亲属绕墓穴左右各转三圈,边转边撒点泥土,然后埋棺。
出葬时还有些讲究,棺材上要盖红毡,这是以前有个丞相顾鼎,他生母是妾,出葬时为争正门,他躺在棺盖上,娘舅只好盖红毡让棺材从正门出,后来就成了风俗。
队伍最前面会有“开路神”,现在大多用“五彩灵旗”或“花圈”代替了。
还有人专门撒纸钱,说是给“野鬼”的“买路钱”,让它们别拦死者的路。
孝子会拿“孝杖”,父死用衫杖,母死用竹杖,一开始是为了扶身体虚弱的孝子,后来就成丧具了。
丧家会在“做功德”时烧“纸厝”,给死者在阴间住。
死者去世的日子是忌日,每年忌日家人要在灵位前焚香、烧纸钱、供饭菜。
清明时人们会去扫墓,先除草、修整墓埕、培土,在墓碑压纸钱,再摆供品、焚纸钱,叩头行礼,完了一家人还会在墓前吃供品。
七月十三日,当年父母亡故的家庭,出嫁的姐妹、女儿及侄女要挑饼担带纸箔回娘家为逝者敬祭,再把饼分给乡里人。
冬节时,当年有亡故人的家庭不搓丸,由亲邻“送丸”,丧家以红桔回谢。
农历正月初二早,是江阴民间吊唁死者、安慰家属的旧俗,这天早上人们不能互相串门。
服务咨询
如果您有 临终关怀、入殓化妆、灵车接运、殡葬用品、灵堂布置、追悼告别、墓地安葬、祭祀追思、绿色殡葬 等方面的相关服务需求,欢迎拨打24小时服务专线:95154。我们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专业团队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提供一站式殡葬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