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服务这个工作怎么样做?找相关工作这衫要了解清楚
发布时间:2022-10-06 22:48:31 文章分类:殡仪服务 文章编辑:殡仪服务这个工作怎么样做? 阅读:

殡仪服务这个工作怎么样做
首先,“尸体”搬运工,这个工作的时间是全天候等待,遇到医院正常死亡的逝者还好说,只需要接到医院或者家属的通知,然后开着车将“尸体”运到殡仪馆即可。
但遇到一些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有可能会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伤害,比如:上述车祸现场“逝者”被撞得无法形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会当场受不了,即便是心理承受能力过硬的也会久久不能释怀。
尤其是那些落水后经过几天或者更长时间才发现的,更让人难以忘记那画面和场景,怎么形容呢?身体多处出现水肿,本来是70~100斤重的分量,经过水泡后变成150~200斤的大胖子,而且身体多处关节和部位一触碰感觉就快零散了一样,最重要的是散发出来的尸臭味更让人忘不了。
其次,殡仪馆的遗体化妆师,他们的工作不但近距离接触“尸体”而且还有可能独自面对,要是遇到正常死亡的,仅仅白天就可为遗体化完妆,然后放置冷藏室等待家属的瞻仰即可。
遇到有些情况时,工作时间会加长,长时间面对会让人心理压力增大,尤其是夜里为遗体化妆的时候,伴随着阵阵微风,试想一下,遇到那些车祸,坠楼,有时候眼睛还不处于紧闭状态,我是无法形容。
最后,殡仪馆的火化工,花火工一般由老手操作,一方面害怕在火化中出现差错和家属闹得不愉快,另一方面“尸体”在火化的时候会发出吱吱响的声音,也有可能突然坐了起来,这一切都是正常的生物学反映,而有一些新手不知道,肯定会感到害怕。
最重要的是,有些“尸体”在火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燃烧尽,需要用专业的工具对一些部位进行敲打粉碎,这更让一些新手感觉害怕。
人们对殡仪馆工作人员产生偏见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中对死亡的忌讳。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很注重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琢磨和领悟,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但又不至于太过张扬,所以我们会选择其他更隐晦的词语来表达。比如人去世后,我们很少直接用“死亡”来表达,普通老百姓的话一般会说“百年归山”“仙逝”等,而对古代君王的去世,人们会用“驾崩”来替代。这些词语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人去世了。只不过传统观念中人们忌讳“死”这个字眼,所以对于从事跟亡人打交道的工作人员,人们也会从心理上产生某种隔阂和偏见。
二、殡仪馆庄严肃穆的室内陈设和外部环境容易让人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毕竟是为去世的人服务,所以殡仪馆的整体陈设和氛围是庄重肃穆的,特别是高大的厅堂里看到的除了黑白灰色再没有其它的颜色,心理上不免产生哀伤沉重的情绪。
秉持着尊重逝者的理念,这里几乎听不到欢声笑语,更多的是亲属在面对逝者时痛哭不止的哀嚎声。尤其是到了夜晚,地上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无疑会加重人们紧张害怕的心理。
三、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容易被不了解真相的其他人误解。遗体在火化时会突然举起胳膊,或上半身突然坐起来,甚至会发出“啊呜”的求救声,普通人如果听到这些描述,估计早已吓得面如土色,这些场景可比恐怖片要吓人多了!
关于殡仪服务这个工作怎么样做先讲这么多,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都需要先对工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选择对应的工种,殡仪馆工作也是一样的,可以先到95154殡葬服务平台进行了解。
标题:殡仪服务这个工作怎么样做?找相关工作这衫要了解清楚 地址:https://95154.cn/bingyifuwu/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