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灵堂拜祭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到灵堂门口,先向丧属欠身示意,表示你前来吊唁。这是基本礼貌,让丧属感受到你的关心。步伐缓慢、庄重地走到灵位前。站定后,向灵位和遗像鞠躬,一般是三次,这一鞠躬饱含对逝者的缅怀与敬重。
点击了解 >
平常去墓地拜祭,香是肯定要带的。点上香,那烟就像能把咱的思念传给逝者似的。一般点三根香,分别代表敬天、敬地、敬祖先。纸钱和元宝也不能少呀。把它们烧了,就当是给逝者送钱了,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有钱花。
点击了解 >
关于小孩多大能去墓地拜祭祖先,没有个准数呢。从传统习俗来讲,有些地方觉得12岁前的小孩容易看到“不干净”的东西,墓地阴气又重,怕对孩子不好,等孩子过了12岁再带去祭祖。
点击了解 >
去墓地拜祭不太建议用桃子代替其他供品。这是在传统文化里,桃子的寓意和祭祀的氛围不太相符。一方面,桃子常被叫做“寿桃”,代表着长寿、健康,是给活人祝福用的,老人过寿的时候送桃子就很合适。
点击了解 >
新坟拜祭祖先的时间有传统讲究呢。新坟在头三年的祭祀时间和方式都不太一样。第一年,要在春社日之前祭拜。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时间不固定哦。选在春社日前,是新坟刚建好,先人的灵魂还没安顿好,需要时间安抚,在春社日前祭祀,让先人的灵魂顺利回归祖坟。
点击了解 >
在传统习俗里,拜祭水果一般不建议放4个。通常拜祭用的水果数量讲究用单数,3个或5个比较常见。这是单数在传统文化里代表正、阳的一面,体现出庄严和诚心。而双数常和喜事联系在一起,结婚、生子等场合,拜祭这种严肃的事情,人们一般不用双数水果,觉得用双数不够庄重,对逝者或神灵不太尊敬。
点击了解 >
这出殡后多久能去拜祭其他人,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说法。好多地方觉得头七之内不行,民间有头七的说法,逝者去世第七天灵魂会回生前住的地方,这时候去拜祭别人不合适。有些地方是说家里有人去世后,三年都不能去别人家拜年,一百天内也不能去串门。
点击了解 >
在过去,受一些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地方认为女婿不可以去女方拜祭。以前人们觉得女儿嫁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成了夫家的人,女婿是外姓人,不是女方家族的成员。那时候家族祭祀主要由男性承担,被看成是家族延续、传承香火的大事。
点击了解 >
拜祭过的供祭食品能不能吃,不同地方有不同说法和习俗。有些地方觉得供祭食品可以吃。像在广东、广西等地,人们清明上坟后,会一家人围在祖坟前把供品加热烹饪后分着吃,还觉得这样寓意好,小孩子吃了能保佑一年健健康康。
点击了解 >
不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去墓地拜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墓地的环境不太好,有细菌、蚊虫之类的,孩子容易生病。他们对死亡这些概念也不懂,带去也没什么实际意义,还被现场的场景吓到,留下心理阴影。
点击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