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只收费不服务折射“双失灵”
近期,多地开展殡葬领域乱象整治工作,殡仪馆乱收费、公墓建设运营违法违规、管理人员腐败和作风等问题成为整治重点。(8月6日中国新闻网)
上万元的高价花篮、禁止自带骨灰盒、不在殡仪馆消费就不能火化寄存……这些殡葬乱象让公众颇有微词。今年以来,多地推进殡葬领域反腐工作,多个殡葬领域腐败案例被披露。在其中一个案例中,某地殡仪馆原馆长长期安排工作人员诱导群众消费,甚至只收费不服务,如此强买强卖、中饱私囊竟长达十余年之久,影响十分恶劣。回溯这些殡葬乱象,其中暴露出两个“失灵”。
一为监管失灵。殡葬暴利乱象,不少都滋生于地方公办殡仪馆。早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区殡仪馆属于民政部门下属的二级事业单位,甚至有的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与殡仪馆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监督检查变成“自查自纠”,作风不正、滋生腐败也就难以避免。
二为市场失灵。多年前就有调查指出,受行业审批等因素影响,多地殡葬服务仍以事业单位垄断为主。跳出市场竞争,不少地方公办殡仪馆“仅此一家”,也就少不了坐地起价,让骨灰盒、鲜花等都成为了敛财工具。
多名殡葬系统干部接连落马,白事背后的“黑手”被斩断,是殡葬行业正本清源的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殡葬改革在落实中不打折、不失真。以今年4月某地一起天价骨灰盒事件为例,工作人员直言“骨灰盒售价执行市场调节价,之前价格监管尚处空白”。然而有关文件早已明确殡葬服务的基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延伸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可见所谓“监管空白”实则也是“执行留白”。
2018年,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强化公益导向作为修订重点。说到底,殡葬服务作为一项特殊的民生服务,其公益属性不言而喻,服务和收费也理应有清晰标准和严格要求。殡仪馆更不该成为被监管遗忘、滋生贪腐的角落,以更严格的监管、更全面的规范廓清殡葬乱象,必将是大势所趋。(赵萱)
新闻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