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殡葬文化?古代殡葬文化十种内容
古代有哪些殡葬文化?这个问题由95154殡葬服务平台来为广大的网友进行详细的解答,我们为广大网友讲解的是古代殡葬文化十种内容。只要你认真阅读,关于古代有哪些殡葬文化这样的问题,你也就有了答案。
一、守气:
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是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上把老年人死了说成“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子死说“撂了”。
二、报丧:
报丧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把死者的铺盖卷放在院子墙头上,村里人看到铺盖卷便知道谁家人“老了”。二是要挂岁数纸,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挂八十几张麻纸,做儿女的总希望父母长寿,因此麻纸通常要多几张。把剪好的麻纸挂在大门口,过路人看到麻纸,就能推测到死者的大致年龄。三是通知死者娘家,安排一个自家人带上礼品去请死者娘家,通知娘家侄儿戴孝。
三、请阴阳:
“富贵出在门里,子嗣出在灵里”。陕北人办丧事,最重要的风俗是请阴阳先生。讲究的人家要选一处好坟地、测一个吉日。灵地选好了,后代人丁兴旺发达;吉日选择好了,丧事办得顺顺当当,丧主家不会出怪事。因此不论家境贫穷还是富有,办丧事时都要请阴阳。
四、入殓:
下葬日期确定后,过三天要入殓。入殓有规定的两个时间:一是清早太阳未出来时,二是傍晚太阳已落时,入殓不能见日头。入殓要通知娘家,这是礼节。
正常死亡,娘家知道了也不来;而非正常死亡,娘家肯定会来人。入殓前,把亡人的寿衣穿戴好再入殓。亡人入殓后,棺材里如有空隙,要充上花籽、柏叶。
这其中有两大用意:一是花籽寓意后代开花结籽代代繁衍,柏叶寓意四季长青人口兴旺;二是把棺材充实,下葬时亡人头像就不会动,以防亡人的头撞在棺材壁上。
五、孝帽、孝子棍:
丧事戴孝,分重孝和一般孝。儿女戴重孝,孝帽、孝衫、孝裙、穿白鞋,这叫彻地孝。侄儿戴自备孝,一般亲戚戴条子孝,阴阳、厨师戴带红点的条子孝,孙子戴花红孝。
六、迎帐:
迎帐,也叫迎祭。凡遇白事(丧事),有送花圈、毛毯、被面帐子等礼品,用竹竿抬上,吹手迎上,吹手在前,花圈、毛毯等随其后,接下来是遗像,最后是低头慢行的孝子。迎帐队伍在村中转一圈,一是展示送来的礼品多,丧事办得好;二是显示孝子多,儿孙满堂、生活幸福美满。
七、祭孤魂:
把娘家接回来后祭孤魂。选一与亡人陵墓方向错开一点较高且平坦的地块祭孤魂。祭孤魂的主要目的,是先把孤魂野鬼祭奠安顿好,让孤魂野鬼先吃饱喝好,就不和先逝的老人争抢祭品。这样先逝的老人就能享受到儿女们的祭品。
八、请灵:
请灵在前一天下午开始。一般丧事(一天一夜),在聚客的当天晚上,祭孤魂毕,就开始请灵。
九、发丧:
发丧时,长孙扛引魂杆,重孙抱用红被面包裹的花棒槌,事后该被面也就归此重孙所有。
十、下葬:
扶柩高岗,泪洒青山,窀穸妥当,吊棺下葬。棺材下葬时大头朝里,小头在口。有的棺材底垫砖,有的垫煤块。
墓室里有墓砖(写亡人的生平)、墓灯、五谷、祭饭罐、墓祭桌等。东南西北放桃木橛,为镇邪用。棺材盖上放桑弓柳箭,是亡人自卫的工具。